達娜伊谷,一處鄒族人齊心捍衛的淨土,在部落共同努力下,終止了水源污染與濫捕魚蝦的傷害。然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重創山河,但族人們鍥而不捨,一步步幫助家園,致力恢復山河大地的本來面貌。
帶著這份景仰鄒族人愛鄉護土的心,2013年11月我們造訪了經過休養生息,再度恢復生機的鯝魚故鄉。
經過與藍天白雲相呼應的山美大橋,來到了達娜伊谷自然生態保育公園。
這兒有傳統歌舞表演,在山中展現鄒族人的生活與文化。
沿著山路而行,探訪賞魚區。
清楚的標示,引領我們踩著石頭小徑,走向清澈的溪裡。
在水裡悠遊的鯝魚,即是俗稱的苦花,在水中樂活自在。
波光粼粼,彷佛一幅自然創作。
守護這一片淨土的族人,親切的向我們介紹生態的風貌。
沿著河道,走向重建的達娜伊谷吊橋。繽紛花朵,呈現大地重生光采。
而橋上的木檞蘭正是鄒族的神花,象徵生命再生的力量。
達娜伊谷吊橋位在曾文溪與達娜伊谷溪的匯流處,河道風光一覽無遺。
堅固吊橋通向鄒族家屋,是個歇腳納涼的好去處。
吊橋旁的達娜伊谷步道正在修建中,我們看見族人一步一腳印的重建著鄉里故土。
拜訪過達娜伊谷後,我們朝天梯吊橋前進。
福美吊橋橫跨曾文溪上,與剛剛通過的山美大橋、達娜伊谷吊橋相彼鄰。
橋身以鄒族的紅、藍、黑三色為主。
三角型鏤空光影,形成美麗的圖騰,橫跨天空。
在族人心中,這是一條象徵帶族人安全回家的路,意義非凡!
走進鄒族,感受到部落同心協力,致力恢復山高水長自然風貌的決心與用心。祈願我們的山河大地,在大家敬天愛地的覺醒中,生機無限,充滿和諧與自在。
※達娜伊谷※
地址: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
路線:國道三號下中埔交流道,接台十八線往觸口方向,到龍美時右轉往山美,進入原住民部落的達娜伊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