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大甲火車站,轉搭公車來到台中世界花博外埔園區,入口處有著醒目的台中花博吉祥物-石虎家族與歐米馬。
沿途花卉夾道,
隨處可見石虎的可愛模樣。
在后里森林園區進行導覽時,聽導覽員細說:花博原訂地點在后里,但因發現石虎蹤影,為了保育石虎棲息地,因此才又增加了外埔、豐原兩地來補足空間。不因人為規劃而破壞動物原生環境,這份尊重自然生態的心意,令人肯定與讚賞!
外埔園區規劃了大片的花海與花廊。
花海生機盎然;
攀果花廊綠意消暑。
午餐我們在園區餐車買了花博來虎排骨便當,一個$90元。
規劃完善的「食在滿竹歇腳亭」,讓人隨時可坐下來歇腳與用餐。
「竹穹惜水」,以竹藝編織而成的竹穹,包覆著回收汚水的水資源回收中心,周邊則種植著花草蔬菜,善用大地的水資源。
多處可見竹編工藝的應用,展現前人的生活智慧。
二朵以不鏽鋼打造,仰天綻放的台灣百合,位在園區制高點,蝴蝶飛舞其中,展現台灣在地生命力。
生態步道穿水而過,暨可看見悠游魚群、水中植物,
還可欣賞樂農館倒映水中央。
【樂農館】
樂農館以「一方地,千畝田,以農為樂」為策展理念,介紹稻米、水果、蕈菇、茶葉等四種台灣重要作物。
農會與企業共同合作,研發出多款具有各地特色的米製品,例如:酒粕香米捲、池上米餅、米香乖乖。
走入製茶區,透過快刀採茶女漫畫述說著採茶人家的日常。
製茶機具依比例迷你呈現。
台灣各式茶種詳細介紹,圖說底色更是以茶湯顏色用心標示。
好奇著此區為何茶香四溢,原來是別出心截的將茶葉放入一根根鋼柱中,讓我們透過視覺與嗅覺來場茶之宴呢!
來到二樓,還有一處輕碰植物葉片,聆聽大自然聲音的互動區。希望透過科技發展來提醒我們,人與自然界的連結是如此微妙而動人,進而鼓勵大家不忘常常靜下心來,聽聽內心與一花一草一木的回應。
【智農館】
走上木棧道,細細觀看大地生態與台灣瀕臨滅絕的原生植物。
各款竹芋,葉片斑紋竟是如此多元美麗。
蘭科植物,台灣培育有成。
微觀濕地苔蘚,鮮嫩與充滿生命力。
各式土壤孕育出豐富物產。
農業結合科技,讓玉米葉也能化作金縷衣。
台灣寶地,物產豐饒。
火鶴花特展,艷紅奪目。
我在台中世界花博外埔園區,看見台灣農業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生活在農業發達的福爾摩沙寶島,真是幸福呀!
※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-外埔園區※【參觀日期:2018年11月19日】
活動日期:2018年11月3日至2019年4月24日
交通指南:(資料來源:2018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官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