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摘要】
第9章 活在真理中
3.優波離加入僧團
※人心本有著自由的本質,這本質的神聖,是誰都無法侵犯的。
※一個人在言行方面,要儘量避免束縛了原本自由的心靈,應從心性悠游自在的狀態中開始修養,以領悟本心的偉大本質。同理,我們也不應去束縛他人的心,或任意責備他人的言行。
※自己和他人同為一體,當我們束縛或責備他人的言行,間接就是在束縛或責備自己的言行。
※戒律是一種有邊有角有範疇的存在,它使事情沒有圓融和合的餘地,為保持純正,必須排斥不純正。然而所謂純正與不純正的界限又何在?佛法的精髓,即在使一切悲憫昇華,以致超越了純與不純的區別。就廣大無邊的佛法來看,不善之事只如一小小的黑點,不必定要以嫉惡如仇之心來把它自佛法中分離。
※佛法的目的在使這個世界趨於和諧,使每個人都能了解自己的心,從而創造出更豐盈的心。
※你已好好地審查了自己,接下去的課題是如何拓展自己的心靈。嚴以責已,寬以待人,就是合於佛法的作為。
※佛法向來不離自然。
【分享】
【莫以言語束縛他人的心】
在面對想法或認知與我們不同的人時,鼓勵自己多一份的耐心與傾聽,適時分享曾有過的經驗,但至於何去何從,則尊重對方的選擇。
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都有自己的生命歷程要體驗與經歷。
我們可以為他指出前進的方向,但真正必須邁開步伐,勇敢上路的卻是他自己,而這一路的風霜雪雨或甘甜果實,也有待他個人細細品嚐與領受。
我們不僅要保護好自己那顆自由自在的心,莫讓人事物輕易的綁住了它;同時也應尊重別人,不要用言語或行為束縛了他人的心。
適時建議後,就放手吧!將擔心化作祝福,將建議化作鼓勵,縱使明知會跌倒,但愈挫愈勇後,再爬起,再前行,也是一種苦過方知甜滋味的人生領悟。